nbsp;
问:轻轻勾绊人即倒的道理是什么?
答:巧处在于先拖拉,后勾绊。
阐秘:连拖带拉眼看这人就要倒了,这时候加上勾绊他自然会跌倒。脚手反向发力猛烈团身正好使上劲,重心稍稍下沉,脚往上挑时就更省力。
补充解读:
一、 先在手后在足,原件作在手不在足,与歌解的“承手牵来用脚一勾”的说法不相符合,所以肯定原件有误,今改之。
二、 足指判断为脚和手而不是脚 指头,原因是古时脚指手指的指是不一样的。脚指的指上足字旁的趾,而手指才是提手旁的指。本指古人写作指,显然是手指而非脚趾。
三、 勾身是身体弯曲,即弯腰曲背,就是团身。勾身便于脚 与手反向发力,是前人的经验之谈。其中的道理可以用轨迹理论来解释,当人团身有蚨,其身体事实上构成了双向旋转,上半部是前立园,下半部是后立园。胸背的发力是向下向后的切线,腹臀发力是向前向上的切线,此切线正好与手的拉和脚的掀相对应,自身就因此容易发力。这一点,从轨迹拳学的“拖绊”亦即顺手牵羊一式中,可以看得很明白。
四、 脚前手后,脚“推”手拉、脚上手下,用物理学解释,叫“不在同一直线的两个不同的力产生旋转”,即力偶现象。我方利用力偶原理迫近对方垂直旋转,在此状态下,对方的轴心悬空而没有支持点,结果只有自由落体形式而告终。这种物理现象和解释,是学的物理书上就有。)
问曰:跌法能颠越人何也?
答曰:在乘虚用势。
歌云:乘虚而入好用机,见势因之跌更奇。一跌不知何处去,体重千斤似蝶飞。
(词句分析解释:
颠人——把人颠起来摔出,即凌空抛出。
乘虚用势——虚,空,不实。这里指可乘之机。势,形势,局势,状态,这里指可供利用的体态。乘虚用势,利用有利的时机与有利形势。
好用机——容易达到目的。机,心机。用,达到。
见势因之——顺应客观形势。势,形势;见势,客观形势。因之,应之,顺应它,应和它。
古文今译:
问:凌空跌人的秘诀是什么?
答:在于抓住有利时机利用当时形势。
阐秘:乘虚而入容易达到目的,顺应形势效果就会更好。不等对方反应过来,身体已经飞了出去产。
补充解读:
一、 颠,作倒讲。但颠倒连用,则说明颠倒与其他的倒法有所不同。颠倒的颠含颠簸的意思。颠簸是一种状态,含括波动、跳跃、飘起、翻滚、抛起等等状态。所以此处所言之颠倒,与此前所说的跪坠跌、带靠跌、勾腿跌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此前之跌对方多是原地倾倒或原地自由落体坠地,而此跌则为对方凌空飞出,沿物线位移落体。
所以,颠人就是凌空抛人。
二、 凌空抛人使人如风飘蝶,并且要使用技巧而非拼实力用蛮力,这就决定凌空跌人的技术级别较高。立姿的过肩摔、过背摔、过胸摔(过桥摔)等等,虽然也能把人凌空抛出,但那绝对是需要力量的,与颠的轻松不符合,所以这几种摔法不是本节所说的颠摔。
三、 跪姿的过肩摔、过背摔、过胸摔,仰卧的过身摔等等摔法,都是通过降低自身的重心以反衬对方的重心,然后充分利用自身的势能和对方的惯性轻松地完成凌空跌人的,所以这几种摔法接近本节的叙述。
四、 轻巧的凌空跌,关键在于借力乘势。顺对方的势让随,对方就不会变势;顺对方的力加力,对方就会因过位而失势;顺着失势的势加力,对方就会飞出去。
以后倒后抛为例:双手与敌纠缠,敌推我让,则敌身前倾失重,我仰身后倒,则敌失势;我借后倒之势双手向头顶带敌手,同时以一腿在后边踢敌臀,身坠、手拉、腿踢的力同时作用于倾倒之敌,敌必从我身上方远远飞出。
又如跪姿的过肩摔,敌击我上盘,我则沉身抱敌前腿,稍稍向前用力,敌必前倾以抗,形成失势。我跪后腿,身后倾,手上带,后折身,长身发力,则敌必从我身上方远远飞出。 问曰:拿法可以夺人何也?
答曰:在反筋偏骨。
歌云:膂力千斤真个奇,筋骨乖舛任施为。紧拿不许轻松放,神速牵来莫钝迟。
(词句分析解释:
拿——用手攫取,抓拿。
拿法——以手抓为前提的缠斗方法。
反筋偏骨——据实践经验,似应以“偏筋反骨”为宜,偏筋,使筋腱肌肉神经索移位;反骨,反关节,使关节张度屈变或旋转度过位。
膂力——臂力,泛指本力,实力。
筋节——筋络关节。
乖舛——乘,不顺,不和谐;舛,错乱,违背。
筋骨乖舛——筋脉失和关节反背。
任施为——由你随意采取行动。
不许——不得,不要。
神速——速度极快,这里是说速度要尽量地快。
古文今译:
问:拿法制人的原理是什么?
答:是拿筋脉、反关节。
阐秘:无论一个的力量多么大,他的筋节和关节依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拿法第一是要抓紧不留松动的余地,同时拗筋脉、反关节要果断要尽量地快。
补充解读:
一、 拿原本是手的功能之一,其效果是实施对物体的把持和控制,但是作为一项技击技法,显然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上了破坏的内容,而这种破坏的原因,是加大了拿对物体施加的压力。
二、 近代对拿的通俗解释是,“抓筋、拿脉、反关节”。筋包括筋 腱、肌腱;脉包括神经索、神经暴露处;另外还有敏感部位、要害部位,而关节则包括所有可以活动的骨与骨连接部位。其中有些关节地处要害,一旦反骨也可能造成伤亡。
三、 太阳、耳根、后颈、前颈,腰窝、颈窝、双目……等处,均为宜拿的要害部位。脉麻点、颈麻点、膝麻点……等等,均为宜拿的神经戎露处。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足关节,均为反关节的常用部位。其得手各有巧妙,留得专章论述。
四、 虽然拿法偏重技巧,主张借力乘势,但是拿法要取得效果,还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如果力量差距太大,弱者拿强者一如蚂蚁抱大树,反颠覆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比如对方的脖子可以对抗20公斤的压力,而你的手指却只有10公斤的力量,你掐得再准心再狠,对方也不会断气儿。对方的肘部可以40承受公斤的压力,你的手臂只有20公斤的力量,你按得再准,对方的肘也不会断。
五、因此,习武者必须重视实力训练,力量不是万能的,但是力量不足是万万不能的!)
问曰:抓法能破体何也?
答曰:在便捷快利。
歌云:进退轻跳称便捷,伸缩圆活快利间。体破血流红点点,指头到处有痕斑。
(词句分析解释:
抓——钩抓,划拉。如用铁钩钩肉,钩入肉中后再向后拉开,留上一道沟槽。
便捷快利——便,方便,轻便;捷,快,速度快。在这里指步法身法移动迅速。快利,轻快锐利,快利在此用于描述手法指法。掌轻拳重,是人的自我,用掌出击自觉轻快。物锐则利,锐,即尖,接触面小,利,锋利,割划很容易,轻而易举。
古文今译:
问:用指爪抓人应该注意什么?
答:步法手法都要轻快。
阐秘:步法轻快灵活就能近身到位。手法目不及暇自然容易得手,心狠才能出手见红,手毒自然指过留痕。
补充解读:
一、抓有两种形势,一种是如鹰爪抓兔,五指握抓是为勾抓;一种是五指固定成耙状,白班如耙地是为搂抓。在实际运用中,勾抓首选目标是裆部,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