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轨迹拳学简介 健身养生 李紫剑文集 拳学论坛 教学视频
我要投稿

TOP

李紫剑先生《拳经解读》第一部分
2009-12-14 16:49:58 来源: 作者:李紫剑 【 】 浏览:2598次 评论:0

《拳经》解读

 

 

 

《拳经》是古传武术经典之作,其成文年代大约在元明之季。唐至元代初,少林寺僧发冷兵知名,拳似为未技。元代雪庭禅师审时度势,开少林寺僧拳脚先河;福居禅师响应,汇十六家名拳于一炉,而奠少林寺禅武之基石。《拳经》之作应该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在此之前,少林寺已有冷兵经典与功法经典——《易筋经》镇寺。少林寺的冷兵绝技与易筋经秘传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著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与药王孙思藐的《千金方》足以证明这个事实。十三棍僧救唐史书明载,世人皆知;《易筋经》在《千金方》中神光乍现,此请参阅拙作《“易筋经”勾沉》。

 

 

 

少林寺《拳经》外传,至少有两支。一支是由无名氏传戚继光,戚继光据此为兰本,而有《拳经捷要》诸篇问世。一支是由少林寺玄机和尚传民间武师张松泉;张松泉传张横秋;张横秋传胡道生,胡道生再传良轮——良轮集思广益,形诸文图而有嫡传《拳经》——《张氏短打拳》面世。此系《拳经》嫡系真传。

 

 

 

此嫡系真传版本亦即全本,流布极狭,世所罕见。流布甚广而大为人知者,是为清代民间武术家曹焕斗先生注释的张横秋遗世的《拳经》。

 

 

 

曹先生并非张横秋嫡系传人,他是皓首穷经、格物致知的。其先,曹先生的一个本家祖父曾在山西壶关县作官,其时,张横秋先生曾为其贴身侍从。当他告老还乡交时,随行之物中

 

 

 

有一本张横秋先生所㯢之《拳经》。

 

 

 

曹氏家族当年在当地是个小家族,时常揭发受人欺负,所以曹家的长子从小就开始习武,他的父亲还多次为他专门聘请武术教师。曹先生从十三岁开始,白天到私塾念书,晚上回家就跟在兄长后边练拳——他读书的兴趣不知有多少,习武的兴趣倒是越来越高。也真是应了吉人自有天相那句古话,十八岁那年,曹先生竟在藏书中或许故纸堆中意外发现了那本张横秋先生所撰的《拳经》,这本书从此就决定了他的命运。

 

 

 

他的长兄显然未把《拳经》放在眼里,因此《拳经》就成了曹焕斗先生的囊中之宝。曹先生把它藏在学馆中,朝夕研读,专心致志,以至于荒废了学业,乃至于在以后的十年里一二再三地参加科举考试,边最低一级的一关也没有通过——“屡应童试不售”,连个秀才名份都没混上。眼看仕途无望,曹先生干脆扬长避短,专心地吃起了武术这碗饭。

 

 

 

从《拳经》注释的文笔上看,曹先生的文采着实不敢令人恭维;但就武术天资与造诣而言,曹先生却堪称一代天才——他不仅苦思心悟自学成才,而且“所遇劲敌不能悉数,幸无败绩”。可见他既有真知灼见,又有真才实学。

 

 

 

但是平心而论,曹先生所读《拳经》,仅为全本差半,可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翻版。同时曹先生是韦编三绝自学成才,既没有蒙张横秋先生新传,又未得张氏传人再传,所以说他只能算上张氏的私淑弟子。

 

 

 

曹注《拳经》已知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上面有张横秋先生自己作的《拳经》序,一个则没有。

 

 

 

良本《拳经》与曹本《拳经》相比,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尽管多数关键内容两个版本基本相同,但良本上众多内容是曹本所没有的;曹本上也胡相当多的内容出乎于良本之外,而这些内容确有独到之处,不可言弃。正因为如此,所以本解读才拟以将两个版本兼收并蓄,一并研究。

 

 

 

在良本《拳经》上,有一篇文章十分引人注目,那就是《拳说小略》篇。这篇文章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其大名鼎鼎,世人皆知,而世人皆知的原因则是因为它在明代良将戚继光先生的大作《纪效新书》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纪效新书》上,该篇赫然名曰《拳经捷要》篇!

 

 

 

《拳经捷要》者,《拳经》节要也!通过类比不难看出,《拳经捷要》篇极有可能是摘自古本《拳经》,而非戚氏亲作。

 

 

 

说《拳经捷要》节选自古《拳经》我还有一个证据,这个证据就在《拳经捷要》篇中。前边我已经说过,《拳经》是雪庭禅师和福居禅师召集天下英雄聚会,集十六家名拳于少林之后“观万剑而后识器”的经验之作,是十六家拳法精华的总结,而《拳说小略》则无疑是对十六家拳法的评价与总结。

 

 

 

这十六家拳法便是文中的:太祖、六步、猴拳、迷拳、四门、梅花、温家、合锁、探马、八闪番()、踷(踢、弹)腿、吕红、绵张、李家腿、鹰爪拿、千跌张、张氏打。

 

 

 

《拳说小略》是对十六家拳法的总结与综评,其作者只能是对十六家拳法有深刻认识的人。众所周知,集十六家名拳的是雪庭禅师和福居禅师二人,所以依据常识,《拳说小略》只能出自二人之手。

 

 

 

由此而引申,《拳经捷要》篇推出的三十二式,恐亦非戚氏亲撰。戚氏未亲 十六家名拳,他因此也不可能从直六家名拳中每家选出“善之善者”二式,编排三十二式。

 

 

 

编排者当另有其人,而这个人只能是对十六家名拳深有研究的人。由此而观,戚先生只可能是《拳经》的承传之人。

 

 

 

由此而论,三部《拳经》尽管形式不一,内容各异,但同出一源是无可置疑的。《拳经》的原始版本我们已经看不到了,为了探知《拳经》的原貌,我是汇总三部《拳经》的内容一并观之,所见才有可能进一步接近事实。

 

 

 

但无论是广为人知的《拳经捷要》也罢,还是流布较广的曹本《拳经》也罢,更不用说罕为人知的良本《拳经》了。截止目前,它们无一例外地成了武林摆设、武林藏品,而没有一部能正常发挥工具书的作用。

 

 

 

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拳经》写作用的语言是元明时代的语言;《拳经》注释所用的语言是明清时代的语言。现代人看它们如同天书咒语,无法明白它们讲得都是些什么东西,连意思都 弄不清楚,体认修证更又何从谈起?

 

 

 

体认修证从明白经文开始,而明白经文则必须先把古文译成现代白话文,把经文的抽象介绍变成形象说明,只有这样,《拳经》典籍才会具有可操作性。

 

 

 

但是翻译《拳经》的难度太大了。古往今来想破译它的人不在少数,但至今尚无一本《拳经》通译本便是众人知难而退的证明。即使是以攻关闻名的本人,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对《拳经》的译读也是拿起放下,放下拿起,折腾了二十余年,也没有使出令自己满意的译作。

 

 

 

2006年春天,我的一位学生高价购得良本《拳经》,供我研究,通览之后,眼界大开,不复山穷水尽,顿觉柳新花明,于是旧兴复发,再萌解读《拳经》之心。

 

 

 

前所识与后所述,皆个人之见,一家之言。倘得入行家法眼,不污读者尊目,则本人幸甚!其错讹不当处,自视不达,还请高明斧正!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狂生谈自己 下一篇《内功真传》解读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