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先生认为功夫是练出来,当然有不少人同意这种看法。但是也有人不这样认为,因为有人主张以打代学以打代练,认为只要“早上打中午打下午打晚上打天天打”,功夫自然就打出来了,请问先生对此如何解释? 答:知识是经验的总结。特别是理性知识,大都是经过无数次实践验认定的客观法则,如果仅凭些感性知识就经易否定它,这种作法将是轻率的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固然,所有格斗技术都是从打斗中总结出来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格斗技术必须从打斗中总结出来而不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打个比方学,汉字是今象形图画演变而来的,但是如果有入认为学文化不应该从点横撇撩开始,而应用画牛画马代替写牛写马,你会同意吗?你一定不会同意。你会说,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吗?那么,让人从打斗中从新总结武术,怎么会是划时代的进步呢?
人要写文章,就必须先识字,必须懂得基本的语法。如果一个人连一字和十字都不认识,就给他一枝笔一叠纸,让他早上写中午写下午写晚上写天天写不停地写,他就会成为一个一流的作家吗?他的“文章”岂不是从胡划开始到胡划结束吗?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连最简单的拳法和腿法都不会,就让他早上打下午打晚上打天天打不停地打,除了会毒打不如他强壮不如他狠毒的人和被比他更强壮比他更狠毒的人毒打外,他还能有什么出息吗?
朋友们想想,如果“天天打”就能打出功夫打成高手,大家在自己家里不可以天天乱打,又何必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到“大师”那里去,交一大笔钱之后天天与人乱打呢?况且“大师”公开说,在他那里,打跑的学生比打成功的人多的多,如果你交了几千块钱后被“大师”及其高徒一顿打跑了,请问你交的钱是学费呢还是挨打费?打跑一个人挣几千块钱,这种教学服务和敲榨勒索拦路抢劫还有什么区别吗?
七、每一个学武的人都想投一个好老师,但是四面碰壁后才知道好老师不多。请问先生,怎样才能找到好老师?怎样评价一个老师的功夫?有的人怂恿我们“打师学艺”,说这才是最正确的办法,请问先生看法如何?
答:世上好学问多的是,好苗子也多的是,有好学问好苗子而竞少有成才的人,首先应该归罪于没有好老师。学问好比沃土,苗子好比种子,沃土良种竟然没有丰收,你不怪种田的又怪谁?好老师确实难得,有的人学问好拙于表达,有的人功夫好人品欠佳,有的人十年一剑不及其余,有的人面面俱到不专不精。人品好知识广博学术精深教学有方的好老师真是百不抽一呀!
一个老师的人品功夫如何,你最好问一问他的街坊邻居。众人是圣人,大家公认好的就好,大家都说差的肯定是差。
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如何,你应饯去调查一下他的学生;听听学生的反映,看看学生成功的比例,情况也就知道的差不多了。学生的评价和学生的普遍成绩便是老师的教学水平鉴定书,把学生情况和你的情况对比一下,你就知道跟这位老师学习是否合适。
如果你初步认为比较合适,就可以和老师见见面,看看他的气质风度,观察下他的举止言行,与他平心静气地进行一下学术交流。如果这个老师待人诚恳,评价他人中肯,听他讲道理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与他交流技术始知“埋头练十年,不如明师一指点”,功理功法技术动手能力均有过人之处,那么,跟他学习就不至于一无所得。
至于先兵后礼打上门去学艺,我不赞成。对于年令接近身份相当的人,间或可以一试,但对于年令悬殊身份悬殊的长辈,这种方式就行不通,如桌有人一定说这个方法好,那么要是有人上他家直接向他爷挑战,他会不会击节赞赏让二十多岁的小伙去斗他那八十多岁的老祖宗?他不会,人家怎么就会?他若真敢大言不惭单挑人家的长辈,你瞧人家的徒子徒孙不打断他的狗腿!一个人如果有“打师学艺”的心胸,等他功成艺就之日,只怕就会成为“杀师出山”的“英雄”,这样的中山狠,除了东廓先生谁肯收留!
如果遇见有人这样教人,如最好调查一下看谁是他的老师,他的老师现在在哪里。如果自他出山之后他的老师再无一点音信,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一个可怜的拳师的最后一次无私奉献,是被他的得意弟子当作牺牲开刀祭了那畜生出师的旗。
八、请问先生,学武术怎样才能学得又快又好?练武术怎样才能练得又快又好?
答:学武术的时候,把握四个环节,即看、学、练、想。看就是认真观摩老师的示范,学就是认真地一丝不苟地跟着老师做,练就是反复地不厌其烦地重复练习,想就是一有时间就考虑动作和动作细节。
每节课下课之后,最好把老师讲的要点记录下来。因为许多针对性指导,是不可能全部写在教材上的。而正是这些“教外别传”对具体到个人的练功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练拳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专心致志。随随便便少气无力漫不经心地比划,还不如不练。因为技术动作的劲力和动律一旦错误定型,功架也就失却了灵魂,练习也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说练武术怎样才能练得又快又好,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教人”。古人谈到教与学的关系时明确地说“教学相长,”由此可以知道教别人练拳是提高自己的最佳方式。
这里所说的教人不是拿出大师的派头指手划脚发号施令,而是身体力行领着人练陪着人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教学,你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和潜力,就会找出提高自己的最佳方法。
一个有相当基础的人教一个初学的人,两个人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学术距离。初学者才学会,有基础的人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这样一级一级水涨船高,教人的人往往比被教的人取得的成绩更突出。
有的人喜欢背着人一个人在暗地里下功夫,唯恐别人学去他的真功,我觉得这是一种偏见。须知学问不是水缸里的水,舀一点就会少一点,学问更象井里的水,你越汲它涌出来的越多。你只要看看古今武术名家几乎个个都是诲人不倦的好老师,便知道在武术的修证中教好别人就是练好自己的最佳途径。
不要担心学生超过你,如果有学生超过你,绝对是应该。自豪的事。学生超过你不但证明你的学术高明,而且证明你的教学手段也高明。你不但自己的功夫长了一大截,同时又获得了一个明师的称号,这等“名利双收”的事,你为什么要拒绝呢?
九、武术我练了好久了,自信实力不俗,很想通过一种方式验证一下,请问先生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形式比较好呢?日本剑道说一出山就应该向最有名的高手挑战,中国有些名不见经传的人也纷纷叫板老拳师单挑武状元以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是不是也应该选择这类方式呢?
答:一个人功夫深浅1技术好坏1实力大小,他自己应该最清楚。如果一个练武的人连自己的进步都觉察不到,他还练什么武术!
你该怎样验证自己的功夫,最好去问问你的老师。如果你的老师认为你确实有动手能力,甚至具备代师比武的资格,他自会安排你在合适的场合出头露面,在为门派集体争光的同时也确立你的地位。
如果你想挑战冠军拳王,你首先得拥有挑战资格,按规定报名参赛,一级级打过去才行。如果你只是个拳台的无名之辈,跨过县市省直接挑战国家冠军世界拳王,那么任凭你喊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接你这个茬子。不是人家怕你,而是与你动手太掉价,失了人家的身份,脏了人家的手!
这年头人心不古,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于是就有人仗着年青专一挑战比他爷爷岁数还大的老拳师,有人连县市比赛都不敢报名却指名挑战武状元,有人在人家立擂的期限内吓得我妈的驴腚都不敢放,等人家罢挥后才发酒疯要和人家大战三百合,人家不理睬他,他就到处说人家怕了他;更有些自封为一代宗师掌门人的人,每每以曾经打中练轨迹拳学二三个月的学员一两下为焙耀的资本,凡此种种德性,用江湖行话一言以蔽之,就叫“借大爷出名”。这种人练的拳,就叫“无赖拳”!这种人创立的门派,就该叫“铁胜门”。作为一个正经的武人,当你真正具备搏击的实力时,你就应该用正当的手段通过合法途径去竞争去交流,切不可步那些大师们的后尘,他们是过了初一不说十五的人,你前边的路可是还长着呢!
你可以在拳台上公平竞争,可以在见义勇为中大展身手,可以在同门中作一个佼佼者,也可以在友好交流中显示你的卓越,但是,你切不可把干掉名人当作成名的捷径。一个人之所以成名,是众人抬举他、信服他、敬重他;你想毁了人家的名以显自己的名,在众人眼里你就是孬孙。一旦大家都象防疯狗一样防着你,避瘟疫一样避着,你离倒媚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清末有儿位很横的武术家,仗着有功夫,整天东西南北踢人家的场子,好不威风。但是他越踢人家的学生越多,越踢越没人跟他学,除了打人他又什么都不会,到后来一穷二白就找上门来。于是有一个贫病交加悬梁自尽,有一个走投无路服毒身亡,有一个沦为乞丐倒毙路旁,有一个死后数日被人发现时,屋中粒米面星皆无……如果谁认定打败名人自己就会名利双收,那么这几位大师就是他的榜样!
从法学的角度讲,私下挑战逼人决斗,该行为便是故意伤人。对方不得不作出反应,那就是正当防卫。你以为你拳硬手快就可以伤害对方,对方动刀子干掉你也就合理合法。到那时你伤了白伤死了白死,法律将认定你罪有应得。要是我说这话你不信,买一本刑法一看便知。我劝你别放着自在找罪受,若不然,只怕是大祸临头悔不及!
十、这几年精神修炼法似乎盛行起来,有的人练大勇,有的人练杀气,有的人练野性,有的人练慑魂……怎么先生您好象没有这方面的专著?莫非先生认为精神修炼不重要?
答:精神的基础是什么?难道不是人的身体吗?精神状态是什么?难道不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吗?
有什么样的实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有什么样的修养,就会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见了讨债的心里哆咳,是你手里没钱。见了歹徒你腿肚转筋,是你身上没功夫。手上有钱你就“财大气粗”敢说硬话,身上有功夫十分就“艺高人胆大”敢教训歹徒。
要想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好,首先要增强他的实力,有了实力人才会自信,一个人充满自信才会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的许多所谓精神修练,倾向于做表面文章.不是教人在实力充足技术良好的前提下表现坦坦荡荡不怒自威的的气质,而是通过灌输极端思想恶化正常心理对实力不足技术落后头脑简单的人进行冷血教育,让人习惯血腥欣赏残忍。此类所谓的精神修炼,显然是异端邪说、左道旁门。
几乎所有要求我指导精神修炼的人,都是为了治疗他们的打斗恐惧症,问我怎样才能练出胆量练出杀气练得心狠手毒……。我对他们说:如果你看对方如三岁顽童,你还会怯阵吗?如果你信手一挥即可达到目的,你还有必要合生忘死与对方兑命吗?如果对方来打你好似拿着鸡蛋碰石头,你还有必要满脸杀气吗?功夫不行,你的心再狠手也不会毒。有进行“外强中干”的“精神修练”的时间,你为什么不用来切切实实地提高自己的拳学修养呢?
十一、先生,当前世界盛行的搏击术,几乎清一色是徒手格斗术。国外流行武技如此,国内讨论引导的武术内容也是如此。间或涉及兵刃,也以花法为主、徒取悦目。请问先生,实战武技的内容真的是徒手打斗吗?冷兵真的是实战武技的附庸吗?
答:把徒手格斗当作武术的主体,是十足的愚昧和无知的表现。以徒手对刀为荣的教育,是培养烈士的教育而不是点化英雄的教育。
武字源于冷兵。武字至少有三种解释法:一、止戈为武——止,爪字的反写,古时与指趾通用,这里指手。戈,冷兵。“止戈”即拿起武器,拿起武器,大约就不是俯首就戳或缴枪投降的意思。现在有人一定说止戈就是放下武器,显然他们认为缴枪投降就是武功了!但这武功显然是刘禅秦桧之流的“武功”,肯定不是岳飞于谦秦皇汉武的武功。二、正弋为武。正,端直。弋,箭。说拉弓射箭为武,绝对符合古人十八般武艺的思想。因为在十八般武艺中,弓箭始终名列第一。三、征伐为武。正戈是征伐去掉了偏旁。征伐就是战争,战争就是刀兵相加。历史上从没有徒手兵团远征敌国或抗御外侮的先例,所以武字的本意肯定是拿起武器宣扬武力。
武术的全部内容,古时泛称十八般武艺。虽然各家所说的十八般内容不尽相同,但在把弓誓刀枪排在榜首和把徒手排在第十八位这一点上,各文本却是不约而同,由此可知徒手武技在古人眼里只占武术的十八分之一的比重。仅仅占总体十八分之一的排在众技之末的徒手(白打),怎么可能是武术的主体呢?
毫无疑问,实战武技的主体一定是冷兵!徒手格斗一定仅仅是冷兵的补充。而不具杀伤力的种种徒手武术则不过是涂着武术色彩的游戏,在武术登记本上,真该列入另册才是呢!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深谙此理,所以禁绝冷兵倡扬徒手是历代朝廷秘而不宣的国策。这种政策在清代达到了顶峰;所以在清朝几百年间苌乃周先生的《枪法》绝无仅有便不足为怪。
不客气的说,离开械斗真正意义上的实战就不存在。古今中外的徒手竞斗比赛并不是实战,而是和平年代的血腥游戏。近年来中国武术一直致力于适应世界武技市场,为了上市而不惜改变自己,这是中华武术的悲剧。武术是脚,市场是鞋,为了穿上市场的鞋而一再切削自己的脚,为什么不想想脚毁了要鞋还有什么用?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肢体、失去了灵魂,以此为代价得了一大堆奖牌,那么这荣誉对他的国家他的民族和他自己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我看到我们的武警战士苦练手掌开砖头撞石碑的“功夫”时,我就一阵阵脸红。当我听到武警战士空手对刀英勇牺牲的消息时我就一阵心疼,揪心地疼!当世界流行高科技警械时,我们的战士还在打砖! 当世界通行用高科技手段制止犯罪时,我们的英雄还在以流血牺牲为荣!这难道不是国家和民族的悲哀吗?
明明用简单的冷兵即可轻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付出血的代价?为什么放着稍加武装即可拥有绝对有效的手段不用,偏要去练那得不偿失的“神功”?是谁,是谁在误导我们的英雄?!
我自信已经看穿了武术的本质,洞晓了武术的真谛。我坚信实战武技一定是以冷兵为主题,我相信生与死的选择用武器最好解决。
一些迷失本性的天才武术家对老李的观点极为敌视,明里暗里说轨迹拳学的坏话,骂老李宣扬暴力、不讲武德、土匪哲学、杀手心态、……不一而足。可笑的是他们只是在远处伸着脖子骂,却从采不肯打上门来施展一下他们的空手入白刃功夫。不但不来老李这里,陈鹤皋邵发明卢云飞王虎成等人那里他们也从来都不去,为什么?因为他们都特别善于用刀啊!
这就是什么是真正的实战功夫的简单明白直接了当的说明。
十二、有人说武术是集累知识和经验的学问,有人说武术是简化过程去掉多余部分的学问,二者所说不无矛盾,请问先生怎样认为?
答:二者均有道理,二者并不矛盾。积累知识是搏采众长,简化删除是淬取精华,在武术修证的不同时期各有偏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人从开始学武到对武术有一个基本认识;是积累知识的阶段。不论是专修一门还是涉猎多科,积累知识的事实行为并没有区别。
当他积累的知识够多了时,为了避免重复操作无端消耗,他就会进行整理消化,把众多的内容分类合并,把技术模式优化组合,这便是简化删除的工作。
由此可以知道,积累是简化的前提,有余是删除的基础。这就是我常对人说的:拥有了再说取合,达到了再谈超越。
有人否认知识的原始积累,认为这是多此一举,这是不对的。不错,学问的极致是去掉多余部分而凸现精华,但是只有三寸布你能剪出三尺大的衣服?只有四两矿石你能练出一吨金子?只有拳头大的一块石头你能雕出丈二金刚?
李小龙是去掉多余动作的对手,可是你不要忘了,他在自己创拳以前,就曾经学过中国拳西方拳和多种地方武技,并且精读过许多本武术专著。每一个羡慕李小龙的雕刻艺术的人,在拿起李小龙式的雕刻刀之前,请你先象李小龙那样拥有一大块雕刻的素材。如果两袖清风就想去掉多余的东西,兄弟,小心饿掉你的牙!